|
“放牛娃”周桂花:一生践行初心和使命 |
加入时间:2023-11-09 来源:本站 作者:zcf |
|
|
|
|
周桂花家位于九江庐山市白鹿镇玉京村,获评2022年全国五好家庭。周桂花是小学语文课文《一张珍贵的照片》中与周恩来总理合影的主人公,获评“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庐山市第一届道德模范。
红色传承
1977年,周桂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她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桂花说,从一名农村放牛娃到全国人大代表,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她从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返回后,就有不少人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慕名来到她家,听她讲述一张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1年,周桂花被邀请去周总理家乡——江苏淮安参加活动,淮安之行使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在玉京村建一个周恩来纪念馆。她要把总理与人民心贴心的故事传颂给每一个到庐山旅游的客人。
一回到家,周桂花就开始忙碌起来,她收集了一百多幅周总理的照片和许多资料,结合亲身经历进行讲述,她到各级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地宣讲共计200余场次,听众3万余人。
奉行节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周桂花作为退休干部,以身作则,奉行节俭,在家教导晚辈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食。在她的教育下,孩子们朴实大方,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她利用废弃物来制作生物酵素,用于清洁的同时,还能够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深深刻在周桂花一家人的基因里。
与人为善
周桂花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奉行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并以身作则。1991年,组织上安排周桂花到乡敬老院担任副院长,从此,她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院里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顾。老人生病了,她跑卫生所请医生;需要住院,她送县医院;老人想吃什么,她动手给做;老人需要什么,她立马去商店帮买。在敬老院,老人们也把她当女儿看待,喊她“囡的(女儿)”。
周桂花退休后回敬老院看望老人
周桂花家人一直以她为榜样。周桂花的腿脚不好,儿媳就十多年如一日地帮她按摩、泡脚。
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让周桂花的家庭和睦美满。一家人秉承诚信立身和宽厚包容的做人做事风格,对周围的人宽厚待之、雅量容之,知恩图报。儿子经营餐馆事业成功后,一家人回馈社会,累计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8万多元。
周桂花一家全家福
“家和万事兴”,一家人认为,家庭之所以能够和睦,就是家人之间“真诚待人,真情相助、以礼待人”,并推己及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的定义,汇聚起文明社会的正能量。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