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区三卿村 火山石筑成的古村落
加入时间:2025-06-0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董泽扬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三卿村——

火山石筑成的古村落(文化中国行•走进传统村落)

三卿村标志性建筑安华楼。陈魁新/摄
  
三卿村内大树下,村民在售卖本地特色农产品。梁杰/摄
  
三卿村里的火山石石磨。黄凯/摄
  
游客在三卿村一处改造后的小院内拍照。李欣/摄
  
三卿村的古巷道,两侧院墙由火山石砌成。陈魁新/摄
  
  琼岛的魅力,既在椰风海韵中的雨林秘境,也在古韵悠长的石寨村庄。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道堂村委会三卿村,深藏于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旁,建设于火山熔岩台地之上,火山石筑成的屋舍,因形就势、浑然天成。2014年,三卿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编者
  
  进入三卿村,火山石黑灰色的深沉充盈了视野,让人顿感这座选址于火山熔岩台地村落的不同寻常。
  
  为什么选址在这里?“台地地势平坦、石材资源丰富,便于修建屋舍。火山岩土壤富含微量元素,有利于开垦种植。”对着村旁的火山梯田,道堂村委会主任陈魁新介绍,这300亩左右的梯田,主要种植着玉米、黑豆等农作物。
  
  安华楼,正对村口,是村内的标志性建筑,讲述着古村的历史。这是一座由火山石干垒而成的碉楼,楼高三层,规整四方,外墙用石灰批荡以保护墙体,有哨岗枪眼设于顶楼四面。据海口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杜惠珍介绍,抗战时期,村民加入游击队伍,曾在安华楼站岗放哨并多次击退日军的袭扰。
  
  三卿村因何而名?陈魁新介绍,三卿村的名字源于“三公九卿”,是古时村民希望读书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的寄托。
  
  安华楼不远处,开堂讲学的拜亭遗存、三层石塔敬字塔无不折射古村的重教传统。陈魁新介绍,中国传统社会有敬字惜字习俗,从而孕育出类似村中敬字塔这样专门处理废弃纸张文稿的建筑。
  
  徜徉三卿村,既能在建筑中品读人文历史,也能在巷道内品味乡土风情。
  
  村内5条古巷,交错蜿蜒。穿行古巷,脚下道路有的保持熔岩冷却后的原貌、有的铺上了火山石板,古巷两侧,火山石砌成的院墙触手可及,蜂窝状、绳状的纹理清晰可见。古屋多选用岩浆中段气孔均匀的石块砌成。村内的生活器具也多由石头打造而成,石桌、石磨、石凳遍布各家院落。
  
  由于地处火山地带,裂缝多,开挖火山岩打井取水较为困难,村民们便用水缸来蓄水。久而久之,三卿村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水缸文化,有俗语道:“不嫁金、不嫁银,数数门前的水缸就成亲。”
  
  推开房门,屋前的阿婆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参观。天气渐炎热,石屋可以隔挡外界的燥热。“房子小了点,但是通风透气,对我们老人家来说够住了。”阿婆说,多数时候,她和其他村内老人喜欢聚在村内大树下聊聊天。
  
  “你猜猜我多少岁?”大树下的阿婆们乐观健谈,“90多岁啦。”
  
  微风吹拂,阳光透过摇曳的枝叶,将光影洒在阿婆收获的黄皮果、萝卜干上,也照射在众人畅谈往事时舒展的面庞上。在三卿村,长寿的老人们如行走的“地方志”、生动的“活地图”,为远来的访客指指路、讲讲故事,守护着这一方村落记忆。
  
  如今,古村也有“青春范儿”。火山石营造的“氛围感”吸引不少企业入驻,闲置的庭院渐次激活。“当前,我们利用火山石屋打造了5间客房,‘五一’假期很受游客欢迎。”归时•南小咖小院负责人介绍,团队在保留村居原貌的基础上,也搭配时尚元素,吸引游客,小院将一年利润的5%作为分红,助力村民增收。
  
  在三卿村,像归时•南小咖小院这样将村庄古韵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小院已有6家。小院引来的年轻人,也给留守古村的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陈魁新介绍,村里将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发展“庭院经济”、研学旅游,让更多新企业、新业态来到三卿村,不仅“引客来”,更要“留客住”。
  
  夏日,雨水流过古巷上的纹路,雨声也同海南八音共鸣。在屋内喝咖啡、品香茗,四方游客相聚一起,分享见闻、闲聊感受。三卿村逐渐为更多人所知。沧海桑田,堆砌的火山石、冷却的熔岩又将见证新的故事。久居此地的人们,在一方传统村落里,续写着幸福的日常。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04日第15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