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碳中和”婚礼总共分几步
加入时间:2025-06-27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鲁昕
 
  李少欣是一位“新手”母亲,也是环境保护机构野生救援组织(Wild Aid)“下一个气候行动你来定义”项目的气候伙伴。以她的婚礼为起点,李少欣经营起了她的“低碳”小家庭。

  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工作者,李少欣在以往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时发现,许多婚礼的布景以及喜庆用品都是一次性的,并且含“塑”量非常高。为此,一直努力践行可持续生活理念的李少欣,便计划着为自己举办一场低碳婚礼。

  然而,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筹备的过程给李少欣浇了很大一盆凉水,她需要反复与各供应商沟通,解释自己的环保理念和具体需求,包括与甜品师商讨如何不使用一次性包装或容器、与花艺师探讨使用本地季节性花材、减少一次性花材等。

  尽管多次沟通和讨论后,供应商伙伴开始逐渐理解低碳理念,并结合自身业务经验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李少欣的“碳中和”婚礼,自己还是付出了很大的心力。

  那么,这场由她本人操办的“碳中和”婚礼一共分几步呢?

  李少欣把它总结为制定碳中和计划、实施减排行动、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碳中和活动以及碳中和评价。按照李少欣的计算,婚礼最终产生23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17.7吨来自出行工具的排放,约4.4吨来自于酒店住宿,0.5吨来自于花材和布置,0.2吨来自于餐饮。

  李少欣取消了迎亲车队,并且为来宾提供了一场素食婚宴。李少欣是广州人,给来宾送喜饼是当地的风俗,婚礼的喜饼同样尽可能进行了低碳设计,“我们改用了铁盒,取消了单独的包装。没有单独包装可能会导致保存时间变短,所以我们也会提醒来宾尽快食用。”

  婚礼的布置李少欣也花费了很多心思,甜点桌是由八块叉车木栈板堆成的,装饰的枝条是从附近山上捡回来的,花艺也尽量使用可以继续生长的盆栽植物和本地花材,并在仪式结束后归还了花店。

  婚礼结束后,李少欣和丈夫购买了在国家自愿减排和排放权交易系统登记的湖北利川天上坪48兆瓦风电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碳中和”婚礼。

  “碳中和”婚礼如何与传统婚俗相融合?李少欣给了记者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其实传统婚俗是可持续的。传统的婚礼多采用纸制品、布料装扮,枣、花生、桂圆等,既热闹还可以食用,这些材料碳排放低,而且是‘零塑’的。”李少欣认为,现在许多年轻人选择举办中式婚礼,其中蕴含着中国节制、适度的智慧。“怎么做到适度是最重要的。”李少欣说。“碳中和”婚礼也并不代表简朴、无趣和缺乏仪式感,一些年轻人选择去海底捞、麦当劳办婚礼,减少了布置的同时也十分有创意。

  虽然策划过程中有较高的沟通成本,但李少欣也收获了很多惊喜。她的“碳中和”婚礼启发了周边朋友,如今她已协助三四位朋友策划了“碳中和”婚礼。此外,她所购买减排量的服务商“碳阻迹”也将她的故事发到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希望能够给更多读者启发。

  如今,李少欣已经当了妈妈,又开始琢磨起如何“低碳”养娃。她告诉记者,孩子出生后的尿布台、衣服、婴儿车等都是从表姐那里“传承”来的,而这些也将会“传承”给她正在怀孕的堂妹。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