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开盒”污染网络生态
加入时间:2025-06-0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锋
 

王铎/作
  
  近期,多起“开盒”案件引发热议,隐私“裸奔”成为关注焦点。作为一种新式网络暴力,“开盒”是指恶意搜集并公开他人姓名、照片、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信息,甚至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很大伤害,也影响了网络安全,亟待多措并举斩断其背后的黑灰产,为个人信息“上锁”。对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开盒”行为的法律界定与惩处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而对潜在的“开盒者”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还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管理,督促平台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社交平台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审核机制,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拦截与“开盒”有关的内容,最大限度减少伤害。普通网民也要提高警惕,避免在社交平台上过多透露个人信息。
  
  经济日报(2025年6月7日第05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