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爆炸桃”背后的消费陷阱
加入时间:2025-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臧梦雅
 
  如今,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近来电商平台上的热销网红水果“爆炸桃”,就因其布满裂痕的表皮和“比普通桃子甜5倍”的宣传标语,迅速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
  
  有调查发现,所谓“爆炸桃”并非新品种,实为因品种特性、天气影响或管理不当导致的裂果,一般被视为瑕疵品,很少在线下渠道销售。但一些商家将这些裂果放到电商平台销售,为其冠以“爆炸桃”的名义,甚至宣称是“稀有”产品。
  
  不难发现,近年来,很多在网络上销售的农产品经过“改名换姓”成为网红产品,比如“水果胡萝卜”“水果西蓝花”“辣椒芒”“藏乌梨”等。事实上,这些“新产品”“新概念”,很多是相关商家通过夸张的宣传来制造的噱头,其真实品质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新奇”“高端”,甚至有商家“以次充好”或“对产品进行特殊处理加工”,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流量、提升销量。
  
  其实,如果认真分辨、深入了解,就能意识到,水果的品质和名称无关。无论是将瑕疵桃包装成“爆炸桃”高价销售,还是把普通梨加工后冒充“藏乌梨”,若实际产品与宣传的品种、产地等信息不符,很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警惕这些营销噱头背后的消费陷阱,消费者应回归理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商家也绝不能“以次充好”或进行虚假宣传,否则,面临的就不仅仅是销量的下滑,还有监管的重拳。
  
  同时,还得再一次提醒商家,与其在噱头上大做文章,不如在品质上多下功夫。毕竟,消费者虽然追求新鲜感,但最终留住他们的仍然是产品的品质和真诚的服务。短暂的网络热度终将昙花一现,一旦新鲜感过了,那么产品很快就会被市场遗忘,消费者的注意力也会被新的“桃子”所吸引。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