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促文明,树立节俭新“食”尚
加入时间:2025-06-24  来源:邹城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孔祥波
 
峄山镇大庄二村:移风易俗促文明,树立节俭新“食”尚
  
  “红白事,要简办,不攀比,不浪费......”。从2006年开始,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大庄二村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以制止餐饮浪费为切入点,用二十载坚守书写了一部“文明减负、幸福加码”的时代答卷。
  
  2006年初,当“天价彩礼”“豪华葬礼”等陈规陋习在部分乡村愈演愈烈时,大庄二村的红白理事会率先在邹城市成立。这个由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自治组织,怀揣“破陋习、树新风”的坚定信念,做了三件“硬事”:
  
  定规矩
  
  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红白事理事会章程》,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红白事招待标准为每人15元以内的大锅菜,严禁上炖鸡、炖鱼等“硬菜”,取消乐队表演、街坊礼金、八拜九叩等繁文缛节。
  
  建队伍
  
  组建红白事服务队,成员均为义务服务的村民志愿者,免费给村民提供红白事服务,让文明新风有了“执行人”,也让村民“省心”“省事”。
  
  签协议
  
  与全村农户签订《移风易俗协议书》,将文明约定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村民共识。
  
  二十年间,全村共发生红白事200余起,累计节约资金超600万元,相当于为每个家庭减轻负担3万余元。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不攀比、不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2015年,大庄二村规划建设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集互助养老、卫生医疗、婚庆中心、集贸市场、文体广场、农资超市、便民服务中心、幼儿教育八大功能区于一体,形成“十分钟便民服务圈”。2024年,大庄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2万元。2025年,大庄二村入选全国文明村。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推动产业、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在大庄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倡导移风易俗制止餐饮浪费”的宣讲活动经常开展,大庄二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我们将政策解读与本土案例结合,邀请党员、志愿者、道德模范给村民宣讲,提升村民的节俭意识,现在村民外出就餐,都会注意按需点菜,践行光盘行动。”
  
  从“面子”到“里子”,从“破题”到“解题”,大庄二村的实践证明:移风易俗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通过理念革新、机制创新、服务创优的“组合拳”,实现乡村治理效能与村民幸福指数的“双提升”。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