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轮驱动按下低碳转型“加速键”
加入时间:2025-06-24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韦夏妮 陈丹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风柳汽光伏停车场,成片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广西最大的光伏停车场——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3万吨。这一画面正是广西推进低碳建设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广西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绿色转型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领、城市试点、多元参与三轮驱动,走出一条低碳发展之路。
  

图为东风柳汽建成广西最大的停车场光伏项目。
  
  政策注绿:顶层设计浸润基层实践
  
  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墙上悬挂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清晰标注着各行业减排路径。“我们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介绍,广西先后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总体方案等政策,构建了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7个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减污降碳、科技支撑、绿色消费等10个保障方案为支撑的政策体系,明确达成“双碳”目标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截至2024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6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全国碳市场履约率达100%。
  
  政策红利正转化为发展动能。在防城港市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现场,工程师李工指着监控屏说:“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4.4万公顷。”防城港红沙核电项目三期工程规预计2031年全面建成投产。建成后,该基地总装机容量将突破690万千瓦,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525亿千瓦时,成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压舱石”。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绿色产业。柳州三江茶园里,侗天湖农业生态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丽芬用手机APP申请的“茶园碳汇贷”实时到账。“当时正值春茶生产旺季,春茶生产期较短,资金需求量较大,但是传统担保方式不足的问题难住了企业。”吴丽芬说,茶园碳汇贷采用了新的质押融资方式,以“碳”换“贷”,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金额,而且利率比以往的担保贷款方式更低,大大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也帮助春茶生产销售顺利进行。得益于广西创新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矩阵,柳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已储备项目374个,总投资3066.35亿元,绿色融资规模居西部前列。
  

图为柳州市气候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能源革命:特色模式激活区域潜能
  
  漓江之上,电动竹筏穿梭于青山绿水间。桂林旅行社导游王琳正用手机展示减排数据:“现在电动竹筏的运营成本降低63%,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92.5吨。”作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桂林市发布全国首个《绿色旅游贷款实施规范》,打造“风光储直柔充”零碳供电所,135个乡镇全覆盖的充电桩网络让游客告别“里程焦虑”,2024年绿电交易量达5.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
  

图为桂林市推广游览电动竹筏。
  
  在桂林市灌阳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巨大的竖井掘进机轰鸣作响。项目负责人刘莊介绍:“2028年电站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燃煤61.3万吨,吸纳新能源发电量23亿度电。”截至2025年5月,桂林市共有1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自治区级绿色园区、1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1个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自治区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已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印刷包装、纺织、建材等方面,绿色示范作用明显增强,绿色制造水平在全区排名前列。
  

图为桂林市灌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动员会现场。
  
  柳州市的低碳转型更具工业城市特色。在东风柳汽停车场,出租车司机李师傅熟练操作换电设备。这座城市获评“绿色出租汽车中国样板”,累计换电115万次,减排839万千克,公共交通分担率达25.06%。走进五菱宝骏基地的电池回收车间,自动化产线将退役电池拆解重组,已形成“生产—回收—再利用”闭环,这一技术通过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验证,纳入柳州新能源产业链闭环体系。截至2024年,柳州市碳排放强度“十四五”累计下降31.5%,75.2%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彰显转型力度。
  
  星火共燃:全民行动编织低碳网络
  
  涠洲岛的清晨,民宿老板陈姐将厨余垃圾投入智能处理机:“岛上50个处理点年消化300吨厨余垃圾,游客都习惯自带洗漱用品。”涠洲岛是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该项目曾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排放和限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成果向公众展示。为激发游客的环保意识,涠洲岛还组织游客开展“行动换咖啡”活动——环岛步行13.5公里或捡拾海洋垃圾2.5公斤,便可到环岛咖啡店换取免费咖啡一杯,感受“零废弃”生活魅力。涠洲岛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开展全岛共享菜篮推广活动,引导群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覆盖11个自然村,发放共享菜篮4000个,引导村民养成主动减少购物袋使用习惯,岛上400余家餐饮店普遍做到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
  

图为涠洲岛零废弃探索行动示范基地。
  
  南宁三峰能源有限公司的科普展厅里,小学生们围观垃圾焚烧发电流程。“我们每年能处理生活垃圾73万吨,焚烧垃圾发电上网量达2.5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万吨,相当于为南宁种植700万棵树”讲解员转动模型演示。2016年以来这里接待超2.2万人(次)参观,让公众直观理解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方式。
  
  在南宁市武鸣区,全国首座大容量钠离子储能电站正将富余绿电源源不断外送。广西电网公司以“城+乡能源生态牵引降碳”模式破局的企业,“十四五”期间投入786.5亿元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如今4000万千瓦新能源机组正随风转动,年减碳量达1.26亿吨。零碳认证的仓库里,物流碳排放减少67%,生产办公实现100%绿电消费;白鹭翩飞的湿地旁,电力碳排放因子两年累计下降27.45%的电子屏格外醒目,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海岛……漓江竹筏已实现观光体验与生态环保双赢,柳州工业博物馆打造出展示工业历史与低碳理念的文化地标,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这幅低碳发展的壮美画卷,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