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议“快递包装循环使用” |
加入时间:2024-03-10 来源:本站 作者:zcf |
|
|
|
|
代表委员议“快递包装循环使用”:多方参与、全链条治理已成共识
据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4.3%,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
海量快递背后,包装弃用以及产生的塑料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以2022年为例,我国共消耗快递包装箱约99.22亿个,海量的包装垃圾可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据统计,快递包装废弃物增量已占生活垃圾增量的85%以上,特大城市更是高达93%。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及“快递包装循环使用”这一话题。据澎湃新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拟提交一份题为《更大力度推动快递业绿色转型促进包装循环使用》的提案,建议完善推动快递业绿色转型的立法保障,并逐步加大快递包装回收利用力度。
中国最早专注于循环经济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研究的学者之一、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杜欢政教授表示,包装绿色化治理应当是全链条的,需要商品的生产者、商家、物流企业、消费者,循环包装还有回收者共同参与,多环节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
就在一周前的3月1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环保人士表示,在快递循环回收的整个链条中,消费者端回收难是一个问题,快递员直接送货上门、当面回收快递包装,或许有助于打通循环回收的“最后一公里”。
多方协作、全链条治理成共识
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傅智健总工程师指出,我国每年消费的包装制品及产生的包装废弃物数量惊人,而包装制品的生产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会产生的大量碳排放,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包装产业亟需向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发展,迈向低碳的循环经济。”傅健说。
2021年,国家邮政局组织开展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印发方案、明确任务、强化监督,当年全系统针对过度包装问题作出行政处罚66件,占邮政业生态环保执法案件的14%,“粽子式”胶带缠绕、大箱套小箱、层层套塑料袋等过度包装现象明显减少。
此后,又接续实施“9571”“9792”“2582”“9917”工程,聚焦“三化”提出量化指标,截至2022年3月,全行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超过80%,可循环中转袋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规范包装操作比例达到83%,全行业共投放758万个可循环快递箱(盒),包装废弃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
据青海日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青表示,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起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推进快递包装供应链绿色升级,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路径,鼓励试点企业联合电商企业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还要强化快递包装绿色宣传,不断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
杜欢政教授对可持续包装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把可持续包装和国家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第二,包装问题解决要资源化、循环化;第三,解决包装问题是要全链条来解决。特别是电商包装,需要商品的生产者、商家、物流企业到消费者,回收者共同参与、多环节结合。”
业内:外部挑战在于客户能否接受循环,理解其环境效益
对于循环快递包装供应企业来说,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成本问题是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考验。
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提出了关于立法推动循环物流建设、建设公共包装回收处理体系的建议。
据深圳晚报,张近东表示,一方面,单独建立的绿色物流循环体系无法实现行业间循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与环保相关的回收及处理过程相对专业且投入较大,企业独立建设较困难。“尽管不少物流企业开始推行可循环使用快递盒、可绿色降解包材,但绿色包装体系的构建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企业成本压力大、资源不足,搭建的循环系统难以维系等。”
当年双十一前后,宝洁推出全新电商包装“空气胶囊”,该包装是由100%单一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空气胶囊”,无需填充、套纸箱、胶带,可减少40%以上的快递包装重量。
今年3月4日,在广州的可持续包装主题论坛上,宝洁中国供应链包装创新总监杨万敏表示,宝洁的“空气胶囊”技术已经开放给行业使用。“如果有厂商能抄得比我们更便宜,我们可以跟他们合作。”
除了成本及设计,客户对“循环”“环保”的认知也是重要因素。灰度环保是一家致力于绿色环保循环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运营的科技公司。其华南分公司副总裁武睿泽坦言,客户如何看待和理解“循环”、是否能接受循环,以及是否了解循环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灰度环保遇到的外部挑战。
可持续包装环境效益究竟如何?环保机构“摆脱塑缚”总干事郑雪表示,重复使用模式作为一种现今广受全世界各国认可的环保方案,能为实现减少20%的塑料污染做贡献,环境效益不容小觑。
快递新规或助推循环回收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快递行业迎来一系列新政策的落地。
3月1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实行。在快递服务方面,《办法》要求保障快件安全,防止快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不得抛扔、踩踏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办法》要求,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引导用户使用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不断提高快递包装复用比例,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快递包装。
环保人士向九派新闻表示,该办法有利于推动快递包装循环利用。就全链条治理而言,消费者一端往往存在回收难的问题。新规实施后,快递员上门送件,消费者拆完的包装再由快递员带回站点进行回收,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此外,快递包装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将于今年的6月1日正式实施。5项国家标准包括《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快递服务》《快递循环包装箱》等,重点聚焦快递服务质量和快递绿色包装问题。
其中,《快递循环包装箱》标准明确了嵌套式、折叠式、组合式3种结构的快递循环包装箱;提出了树脂类、植物质类箱板的强度要求,以及整箱物理性能、尺寸和公差、环保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给出了快递循环包装箱循环次数、标签等建议,引导建立包装箱循环运营管理系统。
随着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多方参与、全链条治理已成当下共识。“包装生产企业要开展包装减量化设计;商品生产者要优化商品包装设计,使用简约包装、绿色包装;商品销售者要向供应方提出有关绿色商品包装和简约包装要求;消费者要养成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傅智健说。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