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探索秸秆打造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
加入时间:2024-11-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兆木 朱啸尘 钟兆盈 张海娟
 
<p>  一辆秸秆打捆机正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桐乡新桐村新店自然村的田间开展作业。随着打捆机从田间缓缓驶过,收割下来的水稻秸秆立即被自动拣拾、打捆后送往浙江瑞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珏生物公司)进行深加工;还有一小截留茬在田间,用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p><p>  </p><p>  据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统计,富阳全区常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11万吨左右,其中以水稻和油菜秸秆为主。近年来,富阳区积极探索秸秆离田高值化利用技术,有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巡查检查等工作,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秸秆“变废为宝”的新路子。</p><p>  </p><p><strong>  秸秆变身有机肥,打造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strong></p><p>  </p><p>  据介绍,今年,富阳区新桐乡新桐村新店自然村引入第三方公司,瑞珏生物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其将田间产生的秸秆通过回收加工制成有机肥,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废料的循环利用,也能免费为农民解决废弃秸秆的回收难题。</p><p>  </p><p>  “目前,秸秆主要来自当地的种粮大户,由企业免费入田收储。我们的收集流程是以收集企业与大户自行协商为主,属地镇村和区级部门协调为辅,这样做效率高。”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p><p>  </p><p>  据瑞珏生物公司生产部经理林斌介绍,以一天工作10小时算,一台打捆机一天可以完成100亩稻田的秸秆打捆工作。公司预计收储3000吨,作为后期有机肥生产的原料。</p><p>  </p><p>  “秸秆的有机质和碳元素含量比较高,且韧性比较强,通透性比较好,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有很多优势,在肥料生产过程中,它不仅有利于发酵,还能缩短生产的周期。”瑞珏生物公司负责人袁池介绍道。</p><p>  </p><p>  在瑞珏生物公司厂区的核心位置,摆放着一台混合绞龙机、两个不锈钢舱体和一个发酵罐体,这是一整套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有了这台新设备的加持,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每天处理量从原来的5吨变为现在的30吨。”瑞珏生物公司汪军华介绍说,将农作物秸秆、植物外壳和动物粪便等原料进行粉碎、研磨后,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后,放入绞龙机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再放入80摄氏度高温的不锈钢舱体中进行灭菌杀虫,最后即可发酵成标准化的有机肥。</p><p>  </p><p>  构建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土壤改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已成为当地秸秆处置的一大途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现有秸秆利用企业共12家,分别为能源化企业5家,饲料化3家,肥料化两家,基料化两家。利用企业最高年消纳秸秆量可达4.3万吨。</p><p><strong>  </strong></p><p><strong>  多元化探索秸秆再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strong></p><p>  </p><p>  在富阳区,收储的秸秆会根据种类特性进行“五化”利用。除了部分秸秆直接还田肥料化使用外,还可加工成饲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食用菌的菌棒、育秧基质等。</p><p>  </p><p>  例如,杭州云开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秸秆培育、种植菌菇。公司负责人周水香说:“种好菌菇的秘密就在培育的土壤里,而这土壤中1/3的原料正是农作物秸秆。”</p><p>  </p><p>  据周水香介绍,每年秸秆回收后,粉碎后的秸秆一部分进行加料搅拌、装袋、高温灭菌、接种等程序制成菌包;另一部分经过拌料堆制发酵,发酵好的培养料铺在水稻收割后的田间畦床上,用来培育大球盖菇等。在周水香看来,利用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不仅可以消纳秸秆,还可以通过发展菌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户经济收入。</p><p>  </p><p>  在杭州富龙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械隆隆作响,一截截寸把长、如粉笔粗的“光滑圆柱”顺着生产设备出口一泻而下,落入包装袋中。“这就是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品,可代替煤炭在锅炉中直接燃烧进行发电或供热。”富龙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贝介绍说,这些燃料颗粒是由70%的废旧板材、20%的林业树枝、10%的农业秸秆压制而成的,按这个比例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密度大、热值高。</p><p>  </p><p>  据介绍,一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会冒黑烟,燃烧不充分,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秸秆类农业固体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破碎、粉碎、混合、挤压等工艺,制成块状、颗粒等成型燃料,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p><p>  </p><p>  与传统燃料相比,这种生物质燃料颗粒便于运输,能够减少运输成本,而且燃烧效率高,颗粒燃料每千克发热量在3700千卡—4000千卡左右,炭化后的发热量为每千克7000千卡—8000千卡,能代替普通煤炭,可应用于工业锅炉、热水锅炉、烘干炉等。此外,生物质燃料颗粒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低,环境效益更好。</p><p>  </p><p><strong>  综合利用率已达97%以上,离田利用率32%以上</strong></p><p>  </p><p>  日前,富阳区正式发布《杭州市富阳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标志着富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秸秆处理方法从“填埋焚烧”转变为“资源再利用”,2024年,富阳区可实现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7%以上,离田利用率32%以上的目标。</p><p>  </p><p>  截至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已建立收储点279个,达到涉农村全覆盖,各点均明确村、镇级管理人员。</p><p>  </p><p>  在政策支持方面,富阳区制定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新政策,升级补助标准,对秸秆粉碎还田利用、秸秆离田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设备购置等进行政策扶持。其中,开展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给予40元/亩的补助;规模种植主体实施面积要求在100亩以上,为种植散户开展秸秆粉碎还田服务的补助面积按实际服务面积计算;收集利用本区范围内农作物秸秆达1000吨以上的,给予320元/吨的补助。另外,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设备补助为在享受购置补贴后,还可追加补助至50%;不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按购机价50%给予补助。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50万元。</p><p>  </p><p>  据介绍,今年,富阳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申报工作,项目申报以秸秆离田利用、机械设备补助为主,兼顾秸秆还田利用项目。富阳区农业农村局介绍称,目前,申报工作基本完成,根据申报情况,2024年,预计可补贴收集利用秸秆2.6万吨左右,购置打捆机等设备40台。</p><p>  </p><p>  “目前,全区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的主要是水稻秸秆,而水稻秸秆密度小、体积大,回收难度较大,回收成本较高。”富阳区农业农村局介绍,针对小散户秸秆回收意识不强,回收意愿低等问题,计划在胥口镇杭州云开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试点开展秸秆换积分模式。农户将田间秸秆自行运送至这一公司,经称重后按分量给予相应积分,积分用于置换肥皂、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从而提高农户自主收集秸秆的意识,拓宽秸秆离田利用渠道。</p><p><br/></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