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一键预约”上门收废品 |
加入时间:2024-12-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茸 黄妙妙 王雯 |
|
|
|
|
嘉兴“一键预约”上门收废品
实现再生资源全品类兜底回收
生活中,废品怎么分、如何卖、卖什么价格,成了不少居民的“小烦恼”。2023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为这件“小事”提供了新解法。嘉兴市推出一键预约上门服务的“嘉家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的全品类兜底回收。
线上一键预约,线下回收网点15分钟可达
把一大堆快递盒、包装袋、坏掉的豆浆机等放到家门外,打开微信小程序“嘉家收”,点击“预约上门回收”,没多久,正在上班的市民姚君就收到了一笔9.93元的微信转账。
退休居民陈和华则喜欢去实体站。自从小区附近建起“嘉家收”农翔路站点,每天一大早出门买菜的他总会顺手带上前一天的废品,先卖废品再去买菜。
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得益于“嘉家收”制定的全套标准,如将废品细分为七大类26小类,仅废纸就被细分为纸板纸箱、书本等四小类,价格随行就市。
2022年,嘉兴市被列入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为打通居民卖废品“最后一公里”,2023年,嘉兴市在线上打造了“嘉家收”微信小程序,截至今年11月,注册用户已达13.59万,上门回收6000余次。
在线下,嘉兴市按照两公里半径规划布设23个回收网点,形成15分钟城乡覆盖圈。2023年,嘉兴市累计回收各类再生资源32.99万吨,比上年增长28%,可减少碳排放量约77.6万吨。
“以前是‘游击队’,现在变成‘正规军’了,更有盼头。”在“嘉家收”长秦站,虞桂凤说。一旁,她的丈夫正开着叉车一趟趟将废铁运进仓储区,儿子则在作业区切割钢条。
收了20多年废铁的虞桂凤一家一直在附近几个紧邻高速公路路口的村里“打游击”,每年收来的上千吨废铁都堆放在租住的村民院子里,环境、安全等问题突出。
2023年,“嘉家收”长秦站建成,根据废品回收行业的需求和特色,设计了标准地磅、数十个监控摄像头、仓储区、作业区等。
“取缔非法经营户,‘收编’合法经营户,从源头上引导从业者规范经营,更有利于个体和行业的长远发展。”负责“嘉家收”系统运营的嘉兴市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嘉兴市鼓励个体回收者通过自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入驻,参加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AI赋能、多方协力,重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一堆塑料瓶进入AI智能分选设备后,迅速被分成了可乐瓶、矿泉水瓶等4类。这是今年上半年,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废旧商品(南湖)分拣集散中心引入的“神器”。
中心负责人倪新阳介绍,随着“嘉家收”系统发力,集散中心的废品量明显上升,每天光塑料瓶就有十几吨,但单靠人工分拣效率低,所以今年他们引入新设备。精细分类后,一吨塑料瓶的价格比以往提高300元左右。这些塑料瓶全部卖给浙江嘉丽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被制作成各类打包带。
嘉兴市发改委资源环境处处长韩晓磊介绍说:“目前,嘉兴市以政府主导、国企牵头、市场参与的形式重构了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目前,嘉兴市正在努力推动行业提质升级,如围绕废钢铁、废纸、废塑料等,推动有能力的生产企业开展回收、加工利用一体化模式项目;聚焦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金融、税收、财政补助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