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破烂王”变“绿色循环之都” |
加入时间:2025-05-02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谢玲 冯万 |
|
|
|
|
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一台废旧冰箱正经过拆解、破碎、分选、改性等工序后,“变身”为汽车零部件、日化包装甚至高端建材,这是丰城市“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的精彩缩影。目前,宜春市循环经济产业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超60%。
曾经的“江南破烂王”如何蜕变“绿色循环之都”?
过去,丰城人以“鸡毛换糖”的方式收购废品。随着产业规模扩大,逐步建成了废品市场。然而,由于生产方式粗放,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渐成为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双赢?江西省丰城市聚力发展循环产业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频共进,坚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求,大力关停“散乱污”企业,持续改造污水管网,建设生态公园,推动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为经济发展增添绿色动能。
“每回收1吨废塑料,可减少5吨原油消耗;每提炼1吨再生铜,比矿山开采节约1.5吨标准煤。”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刘玉清算了一笔生态账。通过闭环生产,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0万吨,相当于种植300万棵树。
2024年,丰城将循环经济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同年4月,丰城举办循环产业招商推介会,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涌现纳税亿元企业10家,创造就业岗位2500个。目前,该园区已形成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三大主导产业链,年聚集量均超60万吨,并培育出光伏组件、汽摩配件等六大延伸产业。
曾经的废旧物资集散地如今变成集现代化、科技化、绿色化的循环产业园区,2024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桥东镇村民熊依琴曾是产业园区的废品分拣员,如今担任质检员,她感慨道:“我们分拣的塑料最终变成智能手环,污水塘改造成了儿童乐园,这才是真正的绿水青山。”
此外,丰城市创新推出“循环经济+乡村振兴”模式,在该市布局86个村级回收站点,带动就业1500余人。同时,将产业园纳入工业旅游线路,年接待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此外,还设立了“绿色公益基金”,累计投入12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让绿色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一块块牌子,让丰城成为中国循环经济领域的高地、绿色发展的典范。丰城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