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屿镇靠拆垃圾实现循环经济
加入时间:2025-05-08    
 
电子垃圾变废为宝  这个小镇靠拆垃圾实现循环经济
  
  数年前,在广东汕头贵屿镇,电子垃圾拆解是这里的主要产业,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家家拆解,户户冒烟;酸液排河,黑云蔽天”是当时的写照。
  
  如今,贵屿通过整合原有分散的拆解户,实现电子废弃物全面集中处理,杜绝非法焚烧现象,修复生态。
  
  贵屿以一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一个国家级试点产业园为核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当400多家拆解企业分工协作,处理小到手机大到冰箱的上千吨废旧电子产品时,是如何有效管理的?
  
  广东汕头潮阳区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钟映山:这个是我们园区的信息管理系统,每车货就形成一种物流单。这个物流单里面是体现了购货的联系人,来源是哪个地方,车牌号我们都要做一个预先的登记,然后第二天再进场。物流单上键盘、影碟机等各种品类都有。货物流向所属企业哪个车间,具体是什么时候转移的,物流单上都很清晰。废旧电器要做数据上的管控。
  
  不仅每一车废旧家电都有登记,在园区里,每个大家电都有一个特殊的标签。在这家企业的进货现场记者看到每收进来的一台电器,工作人员就会贴上一个条形码。
  
  废旧家电回收企业负责人 陈链:这里面包含送过来的客商信息,机器质检员、重量,还有它的品质状况。到后面进行拆解的时候会扫码出库,做到整个过程可追溯。同时条形码信息会同步上传到国家信息系统里面去的。
  
  通过数字化改造,在贵屿进入园区的废旧家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最终的去向和资源回收情况。也正是这套管理系统让当地的废旧家电拆解产业驶上了快车道。
  
  变废为宝新装置 高效回收重金属
  
  废旧电路板普遍含铅、汞等重金属,已成为处理量较大、环境风险系数较高的危险废物品类。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就设立在贵屿,今年1月正式投产试运行。在这里,有个新的装置,能高效回收手机电路板上的部分重金属。
  
  园区拆解出来的废旧电路板都会送到这里集中无害化处置,并且可以提炼出稀贵金属,眼前这个炉子也被当地戏称为炼丹炉,危险废物在这里成了“炼丹”的原材料。
  
  中国资环电器电子循环利用汕头生产基地负责人 黄文:这是我们的原料仓,这些是废电路板。这是一块电视机的板子,这个板子上面有用的芯片已经被切除了,剩下的直接作为我们原料的废电路板。这块板子含铜大概25%,含金有30克/吨。
  
  记者看到,经过预处理的废电路板通过全封闭传送带进入1300摄氏度的熔炼炉,在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技术作用下,铜、金、银、钯等高价值金属与铅、汞等有害物质实现有效分离。据技术人员介绍,该产线采用三级处理体系,实现金属综合回收率超98%。目前该基地年处理废电路板达1.2万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闭环。
  
  中国资环电器电子循环利用汕头生产基地负责人 黄文:这是从顶吹熔池熔炼炉冶炼出来的铜锭。这个铜锭的含铜有90%,里边含金大概有100克/吨,银有1000克/吨,1吨电路板大概能产出300公斤的铜。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资源循环“国家队”扩容
  
  从“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到循环经济示范特色小镇,贵屿镇的转型之路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国持续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去年成立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是我国首家专注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国有骨干企业,正在推动行业全面提质升级。
  
  去年成立的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近日新扩容了9家子公司,涵盖动力电池、新能源、有色金属等资源循环领域,并与中汽中心等8家机构签署战略协议。同时,将联合天津港保税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计划今年10月投产。集团未来将聚焦细分领域培育领军企业,强化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副总经理 陈运龙:我们是希望一两年后,技术路径、生意模式、发展区域、重点布局的商业都清晰了再量化。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 朱黎阳:未来,我们“国家队”和民营企业将融合发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向规范化、高值化、高效化升级。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