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废”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
加入时间:2024-01-12  来源:本站  作者:zcf
 
  少年儿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从小培养“无废”理念,对“无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废”理念进校园,不仅是杜绝垃圾废弃物的产生,而是从精细化管理出发,在校园中达成废弃物的“可见、可减、可用、可消”,最终实现学校废弃物产生量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
  
  江苏省徐州市创建“无废城市”期间,在校园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竞赛竞答等活动,创建“无废学校”104个,“无废文化”示范学校4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学校85个;通过多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建成各具特色的“无废书屋”32个。同时,利用“班班有戏”“小小演说家”“光盘行动”等形式,将“无废文化”渗入中小学课程及课外活动中。
  
  “无废”理念素养的培育,讲十遍不如体验一遍。找好应用场景,激发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比如将垃圾袋变成公主裙,快递纸箱变成铠甲,组装成机器人。让塑料袋、废纸盒、旧报纸这些生活中被遗弃的废旧物品迸发出新的活力,沉浸式体验带来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童真与妙趣的背后,都是“无废”理念在校园的落地生根。
  
  通过小手拉大手,少年儿童还会把“无废”理念带回家,进一步推动“无废家庭”的建设。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无废”科技创新、“无废”宣传快板、“无废”短视频等活动亮点纷呈。在户外净滩护河活动中,通过开展亲子护河捡拾垃圾,引导孩子们从小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带动更多人共同呵护家乡的蓝天、碧水和净土。
  
  “无废”理念的传播,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单靠一个部门、一所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生态环境部门、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公众等,要形成一个链条,明确每个主体的定位和角色,用心、用力、用情投入,为“无废城市”建设赢得更有利的舆论氛围。
  
  中国环境报(2024年01月12日第03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