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循环利用 不再产生“废物” |
加入时间:2024-01-17 来源:本站 作者:zcf |
|
|
|
|
手机壳变水盆、电视机壳变塑料桶、废料也真能变成“花”!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卢传巍副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发表论文,他们研制的“可塑热固性树脂”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可通过粉碎热压和溶剂再生的方式变废为宝。
目前,纤维素作为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被认为是替代石油资源的理想候选材料。但是,利用纤维素构筑结构明确、性能稳定的纤维素基可塑热固性树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基于之前对纤维素单体化利用的研究,卢传巍副教授团队提出“动态位阻脲键与自由基聚合”相结合的构筑策略,并研发了一种具有快速光固化、机械强韧、高效回收再加工性能的纤维素基可塑热固性树脂。把这种树脂加热重塑,就像捏泥巴一样放入模具重新塑形,便可得到新的手机壳,也可能变成漂亮的树脂花,实现循环利用。
卢传巍副教授的研究生沈熠表示,最开始对纤维素进行改性时,做出来的树脂不尽如人意。之后,他们尝试了多种改性策略,最终得到了可回收的树脂。“其实,混合比例对树脂的性能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卢传巍说,他们通过不断调整单体的质量比,优化配方,经过反复实验和调整,找到了制备可塑热固性树脂的“最优解”。“太脆的树脂需要增加植物油单体的比例,而太软的树脂则需要提高纤维素单体的比例。”沈熠补充道,经过一年多实验,他们找到了恰到好处的比例。
“我们用的纤维素,可以从木头加工厂里的木屑子、一些废弃木材里提取出来。”卢传巍副教授介绍道,他们团队使用的都是生物质资源,这为绿色生活带来巨大贡献。
“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未来应用还非常广泛。”卢传巍副教授表示,“这种材料在除冰、抗冰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当纤维素和植物油脂混合时,向其中添加导电银浆,材料便可在通电后发热,从而有效地去除冰层。这在道路除冰、飞机跑道维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