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开展科技生态环境治理实践
加入时间:2025-07-14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郑秀亮
 
  广州市荔湾区近日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温度并存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这场由自动监控触发的环境监管行动,不仅展现了生态环境执法的科技精度,更诠释了“预约式”执法服务的柔性温度。

  2025年5月中旬,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荔湾分局布设在王枝塘工业园的恶臭和VOCs在线监测系统像一双“电子眼”,敏锐地捕捉到该园区东北厂界点位连续10次出现VOCs高值,发出预警提示。执法人员立即开展溯源分析,通过历史数据比对,将污染源锁定在园区内的两家企业:一家是从事纸艺道具加工的某文化公司,另一家是从事汽车车厢组装的某销售公司。

  “别急着上门执法,先给企业一个‘自诊’机会。”荔湾分局负责人按下了“暂停键”。当天下午,两家企业陆续接到执法人员的预警电话:“您好,贵公司所在区域出现VOCs浓度异常,请立即开展自查整改。”

  接到电话的文化公司负责人黄经理有些惊讶:“以前都是执法人员直接来查,这次居然先提醒我们自查?”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黄经理迅速组织人员对生产车间展开排查,发现上色车间的水帘机过滤棉更换不及时,且车间门窗密闭性不足。与此同时,销售公司也在自查中揪出了问题:喷漆房废油漆桶未及时入库,地面污渍清理不彻底。

  “可能还有其他环保问题我们没有发现,还是请他们来帮忙‘诊断’一下吧。”生态环境部门的温情换来了企业的充分信任,两家企业分别向荔湾分局提交了“预约式”执法服务申请。

  6月6日上午,荔湾分局执法人员带着行业专家组成服务团队来到文化公司。在纸艺道具加工车间,流水线正有序运转,空气中隐约有丙烯颜料的气味。“上色环节的粉尘收集要做好。”专家指着水帘机说道,“虽然安装了三级过滤,但车间门窗缝隙导致负压不足,粉尘容易外泄。”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企业:“建议对门窗进行密封改造。粘有聚丙稀酰胺物质过滤棉虽不属于危险废物,但也要与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签订转移合同。”

  随后,服务团队来到销售公司的喷漆房。“危险废物管理必须做到‘日产日清’,喷漆房地面要涂防腐胶防止渗漏。”执法人员一边演示规范操作,一边叮嘱企业负责人:“切割和电焊车间的异味问题,可以通过车间密闭性升级改造解决。”

  这场持续一整天的“预约式”执法服务,没有开出一张罚单,却让两家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文化公司黄经理感慨:“执法人员带着专家来‘手把手’教我们整改,比自己摸索效率高多了。”销售公司负责人则主动表示:“以后一定定期自查,不让问题反复。”

  荔湾分局的创新实践,将非现场监管的科技刚性与“预约式”执法服务的执法柔性相结合,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精准发现问题”,借助预约机制实现“按需解决问题”,最终以教育整改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荔湾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处罚不是目的,关键是帮助企业把环保功课做足、做实、做在平时,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激发企业的环保主体意识,让绿色发展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