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天眼”盯紧露天焚烧行为
加入时间:2025-07-14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刘茂林
 
  “看!那边有浓烟冒出,赶紧通知属地处理。”在烈日炙烤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人员一边操控无人机巡航,一边紧盯着电脑屏幕,仔细搜寻露天焚烧的任何迹象。

  进入七月后,江西省吉安市各地早稻陆续成熟并开始收割,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双抢”时节,也步入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阶段。

  “当前,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现象急剧增加,不仅制约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还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科负责人涂婕说,“秸秆禁烧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面对秸秆禁烧管控的严峻形势,吉安市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坚决承担起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政治责任,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要求,落实“三化”措施,推进秸秆禁烧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确保秸秆禁烧监管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压实网格化责任。以乡镇为单位、村委会为基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责任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市级领导督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挂片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的秸秆禁烧网格化责任体系,做到耕地“块块有人管、监管无盲区”。推行“黑斑”倒查制度,对发现的焚烧黑斑田块,实行逐级倒查,严肃追责问责,确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实施立体化监管。通过高空瞭望塔实时监控、无人机高空航拍与人工地面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农田集中区、城乡接合部及早晚高发时段进行“拉网式”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秸秆焚烧隐患,筑牢秸秆、垃圾等露天焚烧的“防火墙”,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加强社会化宣传。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新媒介,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喇叭广播、上门走访等形式,持续深入宣传秸秆禁烧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和工作措施,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秸秆禁烧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将加大执法力度,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有效的威慑效应,同时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秸秆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共同守护好吉安的蓝天白云。”涂婕表示。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