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尾气治理成效需全链条“打假” |
加入时间:2025-07-1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郭运洲 |
|
|
|
|
近日,某地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在对一家机动车尾气检测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检测公司竟然给一辆排气管内没有三元催化器的重型柴油货车出具了尾气检测合格的报告。三元催化器是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净化装置,如果汽车排气管中没有三元催化器,尾气治理达标根本就无从谈起。很明显,这家检测公司出具的是虚假检测报告。
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依规对这家检测公司进行行政处罚之后,对三元催化器缺失的原因进行了追查。原来,车辆检测前,车主曾到汽车维修站维修排气管。维修站却以次充好,为其更换的是内部没有三元催化器的排气管。再进一步追查,又找到了这种排气管的生产厂家。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随即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通报案件,相关部门对生产、使用伪劣配件的违法企业和维修站开展立案调查并依法进行了处理。
在对这起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中,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对尾气检测公司依法处理后并没有简单结案,而是顺藤摸瓜,找出了上游生产、使用不合格产品的厂家、维修站。正是由于一追到底,才使各环节的造假行为相继暴露,相关责任方均被追责,有效避免了此类违法行为对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可能带来的持续性负面影响。
机动车尾气治理的链条涉及车主、维修站、检测公司、汽车配件生产厂商等多个环节。在执法实践中,有的造假案件是某一环节的个案,但确有部分案件涉及多环节的造假行为,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全链条严格监管、溯源打假的强大合力,才能提升机动车尾气治理成效。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各地要针对机动车尾气治理涉及的所有环节,建立健全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机制。无论违法问题从哪个环节暴露出来,都要进行上追下查,在净化市场环境的同时,确保机动车尾气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时,利用电视、报纸及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对发现的多环节造假问题进行曝光,使机动车尾气治理全链条、各环节的从业人员都认识到,如果铤而走险进行造假,即便违法行为可以得到暂时隐匿,但也终将通过其他环节暴露出来,进而受到法律的追究。要通过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打消机动车尾气治理各环节从业人员的侥幸心理,为尾气治理工作高质量开展注入稳定持久的内生动力。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