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上对61家重点单位开展环境监测巡查 |
加入时间:2025-07-17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董若义 卞中娇 |
|
|
|
|
“排污许可证要求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必须按期完成安装;属于环境监管重点单位但暂不具备安装条件的,也要采用间接监管手段,如工况参数、用水监控、视频监控等,并将替代手段联网纳入监管平台,确保数据可追溯。”近日,在山东省汶上县化工产业园东湖新材料企业厂区,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以下简称汶上县分局)开展巡查帮扶时,县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徐兵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近期,汶上县分局组织开展“测法联动”工作,统筹环境监测与执法大队力量,联合第三方监测服务组织,组建帮扶小组,顶高温、战酷暑,对区域内潜在污染源开展溯源调查,现场帮扶企业提升监测效能。
自动监测数据为监管重点污染源提供了“千里眼”,而人工监测仍是环境监管的“防护墙”。在“测法联动”行动中,帮扶人员聚焦污染源周边环境敏感区域,注重加强与群众沟通,“面对面”了解环境影响情况。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踏勘,分析疑似受污染区域,初步确定污染状况及监测采样点。重点开展泉河流域巡查监测,筑牢环境监管防线。
“当前,汶上县域有环境监管重点单位61家,覆盖废水、废气、噪声等领域,巡查时间紧、任务重。县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同执法大队共同协商联动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以‘测法联动’提高工作成效。”汶上县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张龙华介绍。
在全面完成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帮扶检查的基础上,还对辖区中都水库、千吨万人等重点水源地实施水质监测。
今年一季度,已对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9次水质监测,同步增加常规指标监测频次,并针对新污染物开展专项监测分析,依托高精度监测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数据精准性,确保异常情况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有效保障水源安全。
汶上县分局将持续深化“测法联动”机制建设,细化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的流程规范,建立“监测数据异常—执法快速核查—问题闭环处置”的全链条响应机制,确保监测数据与执法行动无缝衔接。针对辖区内61家环境监管重点单位,推行“一企一监测方案”,加密关键指标的人工比对监测频次,增加执法监测,每月开展1次数据质量专项核查,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