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启动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成效监测与评估工作 |
加入时间:2025-07-17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杨涛利 刘雨珊 康兴平 |
|
|
|
|
2025年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成效监测与评估工作近日正式启动,通过对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方面开展观测研究,明晰塔里木河荒漠河岸林生态现状,科学评估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的生态效益。
在轮台县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引洪灌溉项目区监测样方内,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联合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土壤采样工作。
“我们正在进行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前土壤调查取样,分5层采集一米土体的土样,通过对比输水前后土壤样品,分析生态输水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玉素普·牙生介绍。
此次监测以具有荒漠、湿地特征的胡杨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方面定位观测。作为我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分布着逾1700万亩原始胡杨林,是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科研人员针对荒漠胡杨河岸林生态系统功能长期监测,旨在明晰生态现状,科学评估输水工程的生态效益。
“我们正在开展中游生态输水区森林质量监测,调查样方内乔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灌草层的高度、冠幅、盖度等数据,分析输水对植被质量的影响,为评价输水效应提供支撑。”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助理研究员则外日古丽·克比尔说。
据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王新英介绍,塔里木河生态输水监测评估项目为2023年至2027年的5年期项目,目前已完成3年监测。初步结果显示,输水有效抬升了地下水位,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尤其对林下草本层促进显著,草本种类及生物量均有效提升。
此外,监测工作联动多部门形成覆盖巡护、科研、应急、科普的胡杨林综合保护体系,将为流域生态治理、荒漠河岸林自然恢复及重大生态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