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靖边:节水滴灌“解渴”旱塬
加入时间:2025-07-16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王晨曦 苟婷
 

靖边县杨桥畔镇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7月3日摄)。陈治武/摄
  
  6月25日,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的靖边县菜薯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工作人员郝治宏走进总控室,轻点水肥一体机触控屏,密布田间的227个电磁阀随即启动。水肥混合液沿着黑色滴灌带,精准渗入每一株农作物的根部。
  
  “无论是玉米、西瓜,还是山楂树,都能‘喝’上定制的营养液。”郝治宏介绍,“过去,我们浇地特别辛苦。如今,两个人一周内就能完成园区3800亩土地一个周期的灌溉。”
  
  高效浇灌作业的背后,是该园区融合应用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与智能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两项技术。“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通过“沟道坝蓄水+库坝提水+高位储水+滴灌补水”,巧妙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将水注入5个装配式蓄水池。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则如同“智慧大脑”,通过首部控制中心联网田间电磁阀,实现远程自动化操控。
  
  “两项技术的融合应用,与普通露地滴灌相比,可实现亩均节水46%、节肥20%、增产10%以上。”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艳介绍,“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的农业管理生态系统,简化了生产者的操作流程,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目前,该技术已在靖边县推广近3万亩。”
  
  作为我国北方典型旱作区,靖边县171万亩耕地中,旱作农业占56%。10多年来,借助农业农村部旱作农业项目和世界粮农组织合作项目,靖边县大力推广以露地滴灌、膜下滴灌、集雨窖集雨补灌、地膜减量增效、抗旱抗逆等为主的抗旱节水种植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黄土高原旱作节水集成技术模式。
  
  在北部风沙滩区,靖边县通过推广漫灌改滴灌、喷灌改滴灌,改造升级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单位面积耗水量实现灌溉节水。此外,在中部梁峁涧地区,靖边通过推广“四位一体”集雨补灌和软体集雨窖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以增加灌溉面积。靖边县菜薯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便受益于此。
  
  靖边南部地区为丘陵沟壑区,有梯田近10万亩。该县通过推广探墒播种、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节水集成技术,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有效破解“靠天吃饭”困局。
  
  靖边县东坑镇车路壕村村民刘志东是该项集成技术的受益者之一。“苗好一半谷。去年,县上农技员指导我们深耕、施生物有机肥、覆膜等。我家房前屋后的10余亩旱地玉米出苗率大大提高,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他说。
  
  今年,靖边县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9.1万亩,覆盖15个镇(街道)的62个行政村。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37.36万亩。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使旱作节水农业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旱作区成为靖边粮食生产新的增长极。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