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指引》结合网络餐饮行业特点,紧紧围绕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从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的营销行为入手,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业务全流程的各环节。 造成外卖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杜绝外卖浪费,商家和平台各应有哪些作为?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表示,当前,外卖浪费已经成为食品浪费的“高发区”,“不好吃”和“点多了”是造成外卖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其背后折射出外卖菜量标识不明、起送门槛高、营销不合理等问题。 楠玉认为,防范外卖餐饮浪费,应引导外卖商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积极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提升餐饮供给质量。另外,监管部门还应建立投诉反馈和处理机制,对存在问题的商户进行整改甚至下架处理。 《指引》强调要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楠玉表示,在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方面,平台应有更多作为。一方面,平台应推动精细管理,加强正向引导。对参与“小份餐”供应的商户提供流量支持,对消费者下单购买“小份餐”等绿色消费行为给予鼓励性补贴。另一方面,平台应完善相关信息服务,进一步优化外卖餐品展示,引导商户如实准确填写餐品主要原料、口味等内容,补充提供食品成分规格、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强化消费提醒,避免出现超量点餐的情况。 楠玉提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餐饮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消费习惯等需求信息,从而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菜品推荐和服务,减少餐饮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