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山首次发现极危物种亮叶月季
加入时间:2024-05-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赵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static/upload/image/20240528/1716851442117063.jpg" title="1716851442117063.jpg" alt="1.jpg"/></p><p><br/></p><p>  近日,4株极危物种亮叶月季在贵州省佛顶山被发现。在翠绿叶片的衬托下,朵朵红花亮丽绽放,尤为醒目。</p><p>  </p><p>  这是由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贵州大学林学院植物研究组共同组成的专业调查团队,在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调查时,首次发现珍稀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亮叶月季。</p><p>  </p><p>  为了解这次发现以及亮叶月季保护,记者采访了贵州大学林学院植物研究组成员吴旭和张豪。</p><p>  </p><p><strong>  4株亮叶月季生长在陡坡林缘,长势良好</strong></p><p>  </p><p>  “本次调查共监测到4株亮叶月季。发现时,这几株亮叶月季正值末花期,生长在陡坡林缘,土壤肥沃,长势良好。”谈及此次发现,吴旭这样说道。</p><p>  </p><p>  据了解,贵州省是生物多样性大省,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吴旭介绍,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调查,旨在了解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探索佛顶山区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以此来守护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生态财富。</p><p>  </p><p>  亮叶月季为中国特有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定为极危(CR)等级,是仅次于野外灭绝(EW)的评级。亮叶月季不同于其他野生蔷薇属植物,它单花,花为红色,叶片两面无毛、表面光亮,果实无刺毛,易于区别。</p><p>  </p><p>  目前,亮叶月季仅零星发现于贵州、湖北、四川等地。伴随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发布,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面依法依规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系统推动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构建,为亮叶月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生存现状逐步好转。</p><p>  </p><p>  谈及亮叶月季是否存在进一步发现的可能性,吴旭表示,佛顶山拥有大量适宜的生境条件,包括丰富的水源、适宜的土壤和较为稳定的气候,这些都为亮叶月季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p><p>  </p><p>  “随着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在佛顶山区域发现新的亮叶月季分布点是极有可能的。发现更多亮叶月季的栖息地,将对了解其生态习性和制定保护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吴旭说。</p><p>  </p><p><strong>  作为“元老级”种质资源,利于培育更多月季品种</strong></p><p>  </p><p>  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为干扰等影响,亮叶月季的3个世代曾在过去或近十年内野生资源数量急速下降,现有种群稀少。</p><p>  </p><p>  “本次亮叶月季的发现不仅体现佛顶山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更关键的是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吴旭表示,亮叶月季作为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其存在意味着佛顶山拥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满足这种特殊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保护亮叶月季所在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为了保护某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也是在维护佛顶山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p><p>  </p><p>  同时,亮叶月季作为月季家族“元老级”的原始野生种,是传统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如贵州苗药中称为“红根”)和一种优质种质资源,其攀缘性、翠绿光亮的秀雅叶片和艳丽妩媚的鲜红花朵为月季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p><p>  </p><p>  通过对亮叶月季遗传背景、生长习性和生理特性的研究,可以为植物育种、生态保护以及月季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吴旭说:“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月季的品种资源,提升其观赏和经济价值,还能为相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亮叶月季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深远的生态、经济和文化意义。”</p><p>  </p><p><strong>  构建科学体系,推进全民保护</strong></p><p>  </p><p>  像亮叶月季这样的植物瑰宝,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为此,张豪给出以下建议:</p><p>  </p><p>  开展资源调查,全面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特征和生存状态是保护工作的基础。</p><p>  </p><p>  “生物多样性科考、重点植物调查等调查工作,不仅促成了我们对亮叶月季的发现,还能为我们预测和应对珍稀濒危植物未来的风险提供有力支持。”张豪表示。</p><p>  </p><p>  开展就地保护,是保护工作的核心。通过优化保护区管理方法、建立保护小区等措施,确保亮叶月季及其伴生物种的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应该定期开展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p><p>  </p><p>  加强迁地保护,构建综合保护体系。可以在亮叶月季原生地之外的适宜区域进行人工繁殖和移植,如植物园、树木园、保育中心等。建立迁地保护基地,既能扩散其种群,减少单一栖息地受到环境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的风险,又为科学研究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人工扩繁措施,快速增加亮叶月季的数量,并确保其健康成长。</p><p>  </p><p>  借助媒体宣传,实现全民保护。通过发达的网络融媒体平台,向社会大众介绍亮叶月季的生态价值、保护现状及相关保护措施,提高公众对亮叶月季及其他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为亮叶月季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p><p><br/></p>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