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仓”叠加 每年可为企业节省2000余万
加入时间:2025-06-05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刘兰星 王叶菁 魏军英
 
  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2万吨国产低硫燃料油直接输入青岛港鑫油品有限公司的“两仓”功能叠加专用储罐,通过从出口监管仓库到保税仓库账册流转的便捷方式,完成由国产油到保税油的属性变化,成为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的燃料油。
  
  以往,供船用保税燃料油主要以自境外进入保税仓库存储的燃料油为主。随着2020年国际航行船舶加注国产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的施行,国产燃料油在供船油品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之前,供船用国产燃料油生产完成,需先进入出口监管仓库储罐后再倒入保税仓库储罐,才能开展保税船供油,不仅影响罐容利用率、增加经营成本,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青岛港鑫油品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业务经理葛德福说,如今,在海关“两仓”功能叠加政策的加持下,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为有效破解国产燃料油转罐作业问题,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在确保风险可控、规范运作和严密监管的基础上,允许符合资质的企业试点开展“两仓”功能叠加。“两仓”功能叠加,即油品储罐同时具备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双重功能”,国产船供燃料油无须进行实际倒罐作业,仅通过清单申报即可实现账册间结转,完成从出口监管仓库转入保税仓库的属性转换,进而直接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供船业务。在该模式下,作业流程由传统的“两进两出”简化为“一进一出”,大幅降低了供船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国产燃料油的出库供船效率。
  
  “公司共有3个5万立方米的储罐开展‘两仓’功能叠加业务,据估算,每年能为使用油罐的供船企业节省相关费用2000余万元,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葛德福说。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国际航行船舶靠泊频繁。为推动区域供油行业发展,黄岛海关先行先试,为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实施“定制化”服务,助推“两仓”功能叠加政策全面推行。
  
  目前,青岛地区两家供油企业在山东地区形成以青岛港为中心的资源储备基地,辐射日照、烟台、连云港等周边港口开展保税油加注业务,过去3年供油总量达700万吨以上。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