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避开“消费陷阱”
加入时间:2025-06-2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申少铁
 
  盲卡、盲盒由于其独特的娱乐属性和社交属性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孩子用自己的一点零花钱购买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利用孩子消费观尚未形成的弱点,精心设计“消费陷阱”,让孩子沉迷其中,不仅掏空了孩子的钱包,还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要维护好孩子们的权益,除了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主动避开“消费陷阱”。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消费观的形成期,加强教育是关键。学校应加强普及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让中小学生对消费、商业、货币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理性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体验劳动获取报酬,带孩子进行合理消费,让孩子对金钱的价值和等价交换有更清晰的了解。针对孩子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要及时阻止并纠正。
  
  让孩子养成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学校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多组织户外实践、兴趣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少对盲卡、盲盒等物品社交的依赖。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多元化爱好,搞好亲子互动,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防止孩子沉迷盲卡、盲盒。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20日第19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