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版”健身器材需要“不缩水”的治理
加入时间:2025-06-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陈思霖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报道了公共健身器材偷工减料、安全隐患频发的问题。一些健身器材在生产、安装两个环节“缩水”:生产环节减少管材壁厚度,除锈和喷涂工艺也敷衍了事;安装环节未达到埋深要求,仅使用10厘米长的膨胀螺丝固定。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已对涉事企业依法立案调查。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共健身器材在社区、广场和公园的覆盖率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居民强身健体的重要工具。然而,本应提升居民健康的健身器材,却被发现有的属于“非标器材”,有的已经“超期服役”,甚至屡屡造成伤人事件,成为居民健康的隐患。
  
  健身器材之所以“带病上岗”,是生产、检测、采购、监管整个环节同时“掉了链子”。一些生产厂家唯利是图、偷工减料,以短期利益侵害居民长远安全;个别检测机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致使检测环节流于形式;有的采购单位贪图便宜、以价取货,使非标健身器材堂而皇之进入公共场所;一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失察失责,使得问题器材屡屡“漏网”入市,埋下安全隐患。
  
  可以说,从生产到验收,从采购到安装,“缩水版”健身器材“一路绿灯”进入社区和公园。背后有哪些猫腻?后续更大范围的治理整顿工作正在展开,结果值得期待。
  
  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是城市文明风尚的“展示窗”,也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不妨以本次媒体曝光为契机,排查健身器材领域风险漏洞,修补生产、检测、采购、安装、监管的漏洞,斩断推动“缩水版”健身器材流向市场的“黑手”,让广大百姓安心。
  
  新华每日电讯(2025年06月23日06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